最美幼兒園不在日本,中國的孩子也可以上一所“真學?!?/h2>發布時間:2017年08月17日 點擊率:

本文授權轉載自媒體:飛樂鳥
微信號ID:feileniao
你印象中的幼兒園是什么樣的?
有鮮艷的墻壁和卡通的圖案?
那么鄉村的幼兒園呢?
窄小、簡陋、破???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
地震后的鄉村幼兒園呢?
它竟然可以是這樣的!

不是簡陋的紅磚墻和泥土地
沒有被涂成五顏六色的墻壁
和卡通形象遍地的裝飾畫
這方依地勢而建的雪白建筑
更像是坐落于田埂上的樂園

它不在異國他鄉也不在都市
而是位于四川漢源縣唐家鎮
在群山環抱的河谷之中
在四川雅安地震后的第4年
像春天的嫩芽一樣破土而生

每天清晨霧起之時
村民們走向田間勞作
而在幼兒園白色的圍墻之內
孩子們也開始了快樂的一天

室外的活動場地開闊平整
他們可以在這里盡情奔跑
不用擔心揚起的沙塵或絆腳的石塊


不同功能的教室被設計成了
一個個可愛的“小盒子”


白色的墻體上則被挖出
許多呈不同幾何形狀的空間
并涂上了鮮艷又抓眼的顏色

這些色彩繽紛的“小洞穴”
可以讓孩子們爬進爬出跳上跳下
是一個可以任意嬉戲的小天地

高低錯落的窗臺上的互動
充滿了兒時開心的小秘密

而教學樓里的走廊
也全是俏皮的不規則形狀
像村莊里聯系每家每戶的道路一樣
它們連接著教學樓里的每一個房間

走廊還會不時出現一兩條岔路口
通往“意料之外”的玩耍場地
每個孩子都可以按自己喜歡的方式
規劃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秘密路線

而每當走到延伸出的露天平臺時
就像是登上了一座小小的山包
站在這里安靜眺望美麗的家鄉
山風會輕輕拂過他們稚嫩的臉頰

這間叫做集賢幼兒園的小學校
作為地震災后重建的一部分
是壹基金2014年在雅安援建的
13所農村鄉鎮公辦幼兒園之一

除了災難過后的滿目瘡痍
這里的兒童早教資源本就極度短缺
來自廣州的東意建筑工作室
接下了這個艱巨的設計項目
設計師們希望通過建筑賦予
重建后的幼兒園更多啟蒙價值
讓災難后的家園獲得新的生命力

▲總平面圖
整個幼兒園依山勢而建
一邊與唐家鎮中心校和村舍相鄰
另一邊則面朝開闊的田園
梯田逐級向流沙河方向跌落
遠處層巒疊嶂,視野極佳

為了融入了四周樸素的田園風光
設計師在屋頂鋪設了深灰色的瓦
從空中俯瞰,不但沒有格格不入
還與周邊的建筑融合得十分和諧

依山而建讓場地之間存在落差
但機智的設計師卻用一個巧妙的處理
將原本的“阻礙”變得超有意思:
他們在地勢最低的空地上,用鵝卵石圈起了一個沙坑。沙坑的周圍鋪上了草皮,而其中一側則與一架滑梯相連——變成了一個野趣十足的小型游樂區!

▲滑梯是最受孩子們喜歡的玩具,蹲在沙坑里一起玩泥巴不要太開心啊~
滑梯的一側的幾排階梯
和底部的平臺組成了一個小劇場
孩子們可以坐在這些臺階上
觀看演出甚至露天電影


二樓平臺的視野很好
而一個小男孩正在向外招手
因為他看到了自己辛勤耕作的奶奶


這堵白色的圍墻并非將
外面的世界和童稚的時光隔開
而是將孩子和家鄉有意地聯系了起來
他們可以和同學和親人交流
也能張開雙臂與自然對話

因為不管站在哪一個高度上遠眺
田園、河谷、遠山都會深映在眼里
烙印在所有孩子們的認知中
成為他們心中童年與家鄉的記憶
“這是我的親人們用雙手
重建的美好家園
她,真的很美!”

我們希望小朋友能夠
記得自己成長的地方
外面的梯田 田間的河流
還有幼兒園里那棵
可以反映出春夏秋冬的樹
……
這些可是相伴一生的回憶
建筑冰冷但人心卻有溫度
看似簡單的設計飽含著設計師們
對孩子心靈的體察以及尊重


“良心”的幼兒園并不只在遠方
我們的身邊同樣有真正的樂園
希望有一天不會再有人懊悔
“我上了一個假幼兒園”
而是在變成無趣的大人之前
就認識到過這個世界的
真與美
(該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15212443003,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本文授權轉載自媒體:飛樂鳥
微信號ID:feileniao
你印象中的幼兒園是什么樣的?
有鮮艷的墻壁和卡通的圖案?
那么鄉村的幼兒園呢?
窄小、簡陋、破???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
地震后的鄉村幼兒園呢?
它竟然可以是這樣的!
不是簡陋的紅磚墻和泥土地
沒有被涂成五顏六色的墻壁
和卡通形象遍地的裝飾畫
這方依地勢而建的雪白建筑
更像是坐落于田埂上的樂園
它不在異國他鄉也不在都市
而是位于四川漢源縣唐家鎮
在群山環抱的河谷之中
在四川雅安地震后的第4年
像春天的嫩芽一樣破土而生
每天清晨霧起之時
村民們走向田間勞作
而在幼兒園白色的圍墻之內
孩子們也開始了快樂的一天
室外的活動場地開闊平整
他們可以在這里盡情奔跑
不用擔心揚起的沙塵或絆腳的石塊
不同功能的教室被設計成了
一個個可愛的“小盒子”
白色的墻體上則被挖出
許多呈不同幾何形狀的空間
并涂上了鮮艷又抓眼的顏色
這些色彩繽紛的“小洞穴”
可以讓孩子們爬進爬出跳上跳下
是一個可以任意嬉戲的小天地
高低錯落的窗臺上的互動
充滿了兒時開心的小秘密
而教學樓里的走廊
也全是俏皮的不規則形狀
像村莊里聯系每家每戶的道路一樣
它們連接著教學樓里的每一個房間
走廊還會不時出現一兩條岔路口
通往“意料之外”的玩耍場地
每個孩子都可以按自己喜歡的方式
規劃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秘密路線
而每當走到延伸出的露天平臺時
就像是登上了一座小小的山包
站在這里安靜眺望美麗的家鄉
山風會輕輕拂過他們稚嫩的臉頰
這間叫做集賢幼兒園的小學校
作為地震災后重建的一部分
是壹基金2014年在雅安援建的
13所農村鄉鎮公辦幼兒園之一
除了災難過后的滿目瘡痍
這里的兒童早教資源本就極度短缺
來自廣州的東意建筑工作室
接下了這個艱巨的設計項目
設計師們希望通過建筑賦予
重建后的幼兒園更多啟蒙價值
讓災難后的家園獲得新的生命力
▲總平面圖
整個幼兒園依山勢而建
一邊與唐家鎮中心校和村舍相鄰
另一邊則面朝開闊的田園
梯田逐級向流沙河方向跌落
遠處層巒疊嶂,視野極佳
為了融入了四周樸素的田園風光
設計師在屋頂鋪設了深灰色的瓦
從空中俯瞰,不但沒有格格不入
還與周邊的建筑融合得十分和諧
依山而建讓場地之間存在落差
但機智的設計師卻用一個巧妙的處理
將原本的“阻礙”變得超有意思:
他們在地勢最低的空地上,用鵝卵石圈起了一個沙坑。沙坑的周圍鋪上了草皮,而其中一側則與一架滑梯相連——變成了一個野趣十足的小型游樂區!
▲滑梯是最受孩子們喜歡的玩具,蹲在沙坑里一起玩泥巴不要太開心啊~
滑梯的一側的幾排階梯
和底部的平臺組成了一個小劇場
孩子們可以坐在這些臺階上
觀看演出甚至露天電影
二樓平臺的視野很好
而一個小男孩正在向外招手
因為他看到了自己辛勤耕作的奶奶
這堵白色的圍墻并非將
外面的世界和童稚的時光隔開
而是將孩子和家鄉有意地聯系了起來
他們可以和同學和親人交流
也能張開雙臂與自然對話
因為不管站在哪一個高度上遠眺
田園、河谷、遠山都會深映在眼里
烙印在所有孩子們的認知中
成為他們心中童年與家鄉的記憶
“這是我的親人們用雙手
重建的美好家園
她,真的很美!”
我們希望小朋友能夠
記得自己成長的地方
外面的梯田 田間的河流
還有幼兒園里那棵
可以反映出春夏秋冬的樹
……
這些可是相伴一生的回憶
建筑冰冷但人心卻有溫度
看似簡單的設計飽含著設計師們
對孩子心靈的體察以及尊重
“良心”的幼兒園并不只在遠方
我們的身邊同樣有真正的樂園
希望有一天不會再有人懊悔
“我上了一個假幼兒園”
而是在變成無趣的大人之前
就認識到過這個世界的
真與美
(該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15212443003,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