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名宅改造 | 西湖畔曾經文人匯集的老“集藝樓”,如何延續輝煌
發布時間:2017年10月25日 點擊率:
文章來源:老舊建筑改造
▼
? 奧觀建筑視覺
來自建筑師:
本項目位于杭州市北山路69號,用地長寬方向各約30米,現存三幢房屋,其中一座是歷史保護建筑。該歷史建筑共兩層,始建于二十世紀30年代,因為年久失修,早已堙沒在游客如織的北山路上。上世紀50年代,著名作家史莽先生曾在此居住,并為該樓提名為“集藝樓”,各界文人曾集匯于此笑談煙云。
從庭院到門廳入口 ? 奧觀建筑視覺
入口對景 ? 奧觀建筑視覺
地塊現狀
主體房屋建造于民國時期,為磚木混合結構,約在上世紀70年代加建過一次,后排一層建筑據推測建造于上世紀60年代。地塊內還有幾顆大樹,其樹齡與建筑年代基本一致。幾十年間因居住者的需求變化搭建過多次簡易房,使得空間滯堵、凌亂,整組房屋已廢棄多年破敗不堪,經鑒定為危房。
場地剖面關系
從入口望庭院 ? 奧觀建筑視覺
思問
作為西湖邊的歷史保護建筑,如何對其修繕,保護與傳承北山路的歷史風貌。保留精華,去其糟粕。讓它存在于當下,融合于西湖美景之中。我們更希望它展示的不僅僅是集藝樓的魅力,而是西湖的人文之美。
茶院小徑 ? 奧觀建筑視覺
對策
庭院基本位于幾何中心,院內有兩棵樹,所有的功能組織以此庭院為中心展開,讓兩棵樹成為真正的主角。
總平面圖
首層平面圖
庭院與外部道路出入口之間有3米高差,中間有5顆大樹。入戶園路是由石板和拆除下來的舊青磚鋪筑而成,兩邊種上龍井茶樹,成為內外的過渡空間。
庭院與入口 ? 奧觀建筑視覺
庭院與老樹 ? 奧觀建筑視覺
中心庭院是一個狹長的空間,與主入口門廊對峙的一層房屋外墻作為入口對景打造,采用場地上拆除的舊紅磚砌筑成虛實對比的效果,陽光在紅磚墻上映出有趣的光影。
中心庭院 ? 奧觀建筑視覺
從庭院看向活動空間 ? 奧觀建筑視覺
從庭院看向北樓 ? 奧觀建筑視覺
北面的房屋為一層,是一個帶有獨立庭院的套房。我們盡可能設置大面積玻璃,兼顧私密性的同時使房間與外部庭院相互滲透。
我們對建筑的外墻并沒有過多的裝飾,改造過程中我們更希望反映墻體材料本身的肌理和色彩,所以對紅磚和青磚部分沒有做任何的飾面處理。而對于臨街面一棟歷史保護建筑則保留了其涂料外墻的歷史特色,我們選用灰色涂料做了水波紋處理,讓人們想到波光瀲滟的西湖水面。
舊磚與臺階 ? 奧觀建筑視覺
內天井 ? 奧觀建筑視覺二層平面圖
隨主樓梯而上屋頂的閣樓層,也是觀賞西湖的最佳位置,面對相對低矮的空間,唯有天窗能改善室內感受,仰望天空的同時還是充分借景。我們在重新搭建了屋頂后順勢將部分屋頂改造為平屋面,設置屋頂露臺,可閱讀品茶,可閑聊休憩。
休閑吧 ? 奧觀建筑視覺
室內樓梯 ? 奧觀建筑視覺
閣樓 ? 奧觀建筑視覺
結語
本項目在2016面10月正式對于外營業,一年來我們做過幾次回訪,住客的滿意度較高。在對待歷史建筑改造的課題上,我們給出了自己的見解并付諸實踐,至于能否經受住考驗,時間會給出答案。
露臺看向庭院 ? 奧觀建筑視覺
傍晚 北街立面圖 ? 奧觀建筑視覺
北山街 黃昏 ? 奧觀建筑視覺
入口石階 ? 奧觀建筑視覺
晨間 北街立面圖 ? 奧觀建筑視覺
原始照片
原始平面圖
區位圖
墻身大樣
墻身大樣
(該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15212443003,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